一、个人简介
王丹,男,1980年出生,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bat365在线中国官网登录入口,并在2003年、2006年和2012年分别获得文学学士、文学硕士与文学博士学位。
2006年到信阳师范学院参加工作,现为信阳师范学院bat365在线中国官网登录入口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,校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,“南湖学者奖励计划”青年项目首批入选人,2018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。兼任中国民主同盟河南省委青委会委员,河南省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,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。
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语言批评和马克思主义文论。在《学术论坛》《内蒙古社会科学》《小说评论》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,出版著作2部,主持国家社科基金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、河南省社科规划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。
二、讲授课程
本科课程:文学概论、美学、西方文论和大学语文
硕士课程:西方文论专题、经典文献导读、研究生专业英语
三、科研成果
(一)近年来承担的科研项目
1.主持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“文学语言批评的问题意识与知识构成研究”,在研;
2.主持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“语言批评的社会历史向度研究”,已结项;
3.主持2015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“语言批评的问题域及其话语构型研究”,已结项;
4.主持2019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“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问题域及其批评场域研究”,已结项;
5.参与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“作为‘艺术生产’的文学批评研究”,在研;
6.主持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“当代文论的语言维度及其知识语境与问题意识”,已结项。
(二)出版著作
1.《语言意识与语言批评的维度演变》(专著),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版;
2.《柳建伟研究》(编著),河南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。
(三)主要论文
1.文学语言批评研究
(1)语言视域的文学研究,《河南师范大学学报》(CSSCI)2011年第3期;
(2)语言批评的范式构建:问题意识与脉络流变,《内蒙古社会科学》(CSSCI)2014年第4期
(3)文学研究的语媒视界,《北方论丛》(CSSCI)2014年第2期;
(4)文学批评理论的双重话语——基于问题意识的再审,《北方论丛》(CSSCI)2015年第1期;
(5)从问题域看语言批评的理论构型,《内蒙古社会科学》(CSSCI)2015年第4期;
(6)语言批评的谱系生态:发展动因与演化轨迹,《文艺评论》(CSSCI)2015年第5期
(7)语言批评的作者话语:从“解构”到“建构”,《文艺评论》2017年第3期;
(8)语言批评“中国化”的再审视,《天府新论》2019年第2期(被人大复印资料《文艺理论》2019年第6期、中国社会科学网2020年2月28日“文联”栏目 全文转载)
(9)论批评释义的语言视域:从“形式”到“实践”——兼及文学批评的生产性,《华中学术》(CSSCI)2021年第34辑。
2.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
(1)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当代意义,《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》(CSSCI)2011年第2期;
(2)马克思视域下艺术生产的“为何”与“何为”,《学术论坛》(CSSCI)2013年第10期(《生产性文学批评读本》全文收录);
(3)马克思问题视域下艺术生产的当代反思,《华中学术》(CSSCI)2015年第11辑(《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》全文收录);
(4)新实践美学视野下的实践范畴,《云梦学刊》(北大核心)2010年第3期;
(5)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文化创意产业的人学之思,《黄河科技大学学报》2015年第1期;
(6)马克思艺术生产论域中的文学审美性,《福建江夏学院学报》2021年第3期。
3.文学评论及其他
(1)《黄泥地》与中国乡土的重建,《小说评论》(CSSCI)2016年第4期;
(2)对《呼啸山庄》小说精神的伦理学解读,《阅读与写作》2008年第10期;
(3)管窥蠡测文学主体性,《兰州学刊》2005年第1期;
(4)自卑和焦虑——中国文论“失语”的历史溯源,《武汉理工大学学报》2005年5期;
(5)细读“失语”,《信阳师范学院学报》2007年第6期。
(四)主要获奖
1.获2014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;
2.获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(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)研究成果二等奖;
3.获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;
4.获2013年度信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;
5.获2014年度信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;
6.获2015年度信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;
7.获2016、2018、2021年度校优秀实习指导教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