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把我校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建设成为在全省领先、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研究基地,在深化科研管理体制的基础上,力争3-5年内达到如下发展目标:
一、建设目标
(一)今后5年建设的总体目标是:以学科方向建设为基础,以梯队建设为关键,通过古代文学文献研究和前瞻性的理论研究,探索、创新古代文学研究新一轮发展的理论基础,彰显中原古代学术与文学的研究特色,提升整体科研层次和水平,为实现河南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的跨越提供研究上的支持。逐步缩小与省内重点高校同学科间的差距,确保整体学术水平在省内的先进地位,为学校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总体思路是:尊重学术研究规律,尊重古代文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和要求,从理论研究与文献整理两个方面,推动本学科的学术研究,以令学界信服的、高质量、且有一定规模的学术成果为本学科领先地位的确立构筑坚实的基础。进一步改善教学科研的软硬件环境,尤其是图书资料及其检索利用手段,强化建设本学科富有特色的资料数据库,以人员互访、参加高质量的学术会议等方式,促进本学科与国内外学界的学术交流,力争使本学科成为学术思想的重要交流阵地,从而产生重要影响;继续完善硕士生的培养机制,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,把研究所建设成古代文学研究人材培养的重要基地。
(二)学术团队目标
加强队伍建设,使总人数达到18人;稳定学科教师队伍,积极补充新生力量,争取引进博士生3名以上,外出攻读博士学位2名以上;再培养出2名以上本学科的中青年学术骨干与学术带头人,优化队伍结构,提高队伍职称层次,使专职研究人员中的教授人数达到8人,副教授达到3-4名;提高在岗教师的学历层次,使博士人数达到6人以上,院级特聘教授1人以上,争取获批省级特聘教授岗位。
(三)科学研究目标
1.研究所所长学术成就达到的目标
5年内,在学校规定的A、B级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篇以上,出版学术著作1部;承担省部级项目1项以上;争取获批国家项目1项,获省级以上奖励1项;科研经费3万元以上;外出参加学术会议5次以上,外出讲学或作报告3次以上。
2.科学研究达到的目标
稳定学科方向,提升科研层次,突出学科特色。5年内,出版学术著作5部左右;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篇以上,其中CSSCI期刊30篇以上;承担国家项目1项、省课题4项;省教改项目1项;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励1-2项;科研经费10万元以上。
(四)人才培养目标
完善研究生培养的各项制度,规范研究生的培养,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,到2012年使在校研究生总数达到25人以上。考取博士生3人,发表学术论文30篇,优秀硕士毕业生所占比例达到30%.
(五)学术交流目标
外出参加学术会议的人数达到26人次以上;加强与国内、省内高校和学术研究机构的联系,建立比较稳固的学术交流关系;聘请知名学者讲学10人次。
(六)基础建设目标
加强国外汉学研究资料、出土文献资料、其他缺乏的基础文献与相关专业网络建设。
二、实现目标的措施
(一)学术团队建设措施
1、选拔、培养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,在政策和实践上为他们提供充分条件,使其尽快成为学科带头人,围绕学科特色,凝炼其方向,制定中长期科研方案,并在全院、省内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。
2、扩大宣传,多方联系,积极引进人才。
3、积极选派有一定潜力的教师外出攻读高层学位、外出访学或进修。
4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,建立建全导师培养制度
5、强化教师岗位自修意识,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。
(二)提高科研水平措施
1、鼓励教师进行学术研究,强化教师科研意识。教授每年发表论文2篇以上,至少1篇中文核心期刊;副教授每年在普通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或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;讲师每年在普通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。
2、进一步巩固现有的研究方向,扩大研究方向范围。推出5种左右自成体系、特色鲜明的高质量的学术论著。
3、注意学科发展动态,选派教师参加各种类型高质量有学术含量的学术会议。教授、副教授每年参加1次左右。会议结束后向学科全体成员汇报参加会议情况并写出书面材料存档。
4、加强与省内外知名专家、学术机构、高等院校的联系,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。每年邀请专家作学术报告1人次左右。
5、鼓励学科成员外出讲学或作学术报告,并为之堤供方便。尤其是学科带头人与主要骨干至少每年外出讲学或作学术报告1次
(三)人才培养措施
1、完善研究生培养的规章制度,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奖惩措施。
2、建立研究生报告制度,和学期论文制度,前两年每学期除所学课程外,还向导师提交1篇学期论文。
3、加强对学科点教师科研和教学的管理,每学期由研究生和专家对教师的科研和教学进行考评。研究生导师要及时了解前沿问题与热点问题,让学生自己查阅相关信息,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案,每学期提交书面报告。
4、加强对研究生学习及从事科研活动的督促与监督。实行定期学习报告制度,要求每位导师每月至少招集学生1次,让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及遇到的问题,并予以有针对性的答疑与辅导。